成長如期而至、快樂慢慢加倍。 初為父母,我們都想著毫無保留的把世界上所有的愛給予孩子,同時也打開一份對孩子美好未來的期待,希望孩子健康、快樂、獨立、樂觀、充滿自信、懂得感恩…… 這一切的期待,都源于我們對孩子無限的愛。然而,我們在陪伴與關注孩子的成長中,卻不斷發現種種小問題,孩子越長大越怪癖?越來越不聽話?壞習慣越來越多?老愛哭鬧?不喜歡分享?不擅長與其他小朋友交流……
01.成長如期而至、快樂慢慢加倍。
初為父母,我們都想著毫無保留的把世界上所有的愛給予孩子,同時也打開一份對孩子美好未來的期待,希望孩子健康、快樂、獨立、樂觀、充滿自信、懂得感恩……
這一切的期待,都源于我們對孩子無限的愛。然而,我們在陪伴與關注孩子的成長中,卻不斷發現種種小問題,孩子越長大越怪癖?越來越不聽話?壞習慣越來越多?老愛哭鬧?不喜歡分享?不擅長與其他小朋友交流……
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曾說過一句名言: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,試試看無知的代價(If you think the cost of education is too high,try the cost of ignorance)。
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,每個家長要付出總量是一樣的,前期過得越省心、越偷懶,后期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。投資孩子上早教,就是投資自己后半生的幸福。
那么,當我們在討論給孩子報早教課時,上早教究竟能讓孩子帶來哪些成長和變化呢?首先,作為家長,我們要明白以下4個道理:
1.早教≠早教班
許多人都對早教有個誤區,覺得早教就是早教班,其實這是不對的。早教又稱早期教育,簡單來說,就是孩子在幼兒時期接受的Z早的教育,它抓住孩子的敏感期,多元化的、有針對性、有計劃、有目標的進行指導和養育。
2.送去早教≠家長休假
追溯到早教的源頭,發現“早教”的Z初目的是通過專業人士的示范,向父母們展示幼兒教育的方法和工具,從而激活家庭教育。在德國,家庭教育才是早期教育的主宰,所謂早教,教的也從來不是孩子,而是父母。好多家長認為,我既然送去早教了,孩子在課上學到了什么,或者表現怎樣就是老師的事兒了,我可以安心刷手機看電視劇了……有這種想法的家長,請醒一醒,早教重視的是其親子時間,讓那些平時“日理萬機”的家長在上課時能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,并不是送到那里,自己就可以休假了。
3.早教≠早學習
如果你想讓孩子在早教課上學會英語、數學、背誦唐詩這些,我勸你還是放棄吧,因為早教不等于超前學習,它給孩子帶來的Z大優勢就是讓孩子玩的更高興,對,你沒看錯,但不是一味的傻玩兒,而是玩中學,寓教于樂。
4.早教成果≠立竿見影
有些人以為孩子上1、2天早教就能學到很多知識,get很多技能,如果沒有,則表示早教沒有什么用,其實早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它不太會馬上見成效,但如果你和孩子都堅持下去,總會見到效果的。
02.上早教、就是培養孩子的26大核心素養
0-6歲是性格培養Z關鍵的時期。孩子后天包括言行在內的一切,皆來自幼兒時期對成人的模仿。因此,在性格養成之初,在兒童生命的起點,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,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。
過去,人們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智力開發上,認為掌握知識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學業、事業表現及其能否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取得勝利。但據美國一項調查研究表明:一個人未來的成功絕大部分是由性格決定的。正如心理學指出的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“七大秘密武器”分別是:Grit堅毅、zest激情、self-control自制力、optimism樂觀、gratitude感恩、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、curiosity好奇心。
橙長記,作為兒童性格教育品牌,與超39個先進國家教育品牌合作擁有專業的師資團隊,組建出一支以德國教育專家丹斯特、香港教育專家簡博士、兒童理財學家黃博士為首的國際化教研團隊,創建性格研究院。團隊成員中有諸多世界各地權威兒童教育專家、學者和富有經驗的一線教學管理人士。
歷經多年探索與研究,橙長記性格研究學院根據孩子的敏感期發現孩子的特性,創立出一套完善權威的兒童成長26大核心素養體系,并將其分為自己、他人、世界三個部分。因為我們生活在感官世界中,我們會自己相遇,與他人相交,與世界相連。致力于培養堅毅、快樂、全面發展、擁有幸福能力的孩子。